新闻动态 NEWS
你的位置:11选五会永久停售吗 > 新闻动态 > 周天勇: 中美关税对等博弈对双方经济的直接后果
周天勇: 中美关税对等博弈对双方经济的直接后果
发布日期:2025-03-06 04:04    点击次数:132

笔者按:一般来说,国际经济问题与国际政治问题不可分割。但本文仅从经济关系角度探讨中美经济博弈的原因、过程、讨价还价、合作与不合作,以及最终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笔者设《加税的结果:中美经济博弈的推演》专栏讨论,隔三天发一篇,今天推出第三篇。

周天勇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加征10%的关税。因为2018年美对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已经加了平均20%的税,平均关税达到了30%的水平。3月开始还对向美国出口的钢铝产品加征至25%的关税。笔者这里讨论,中国进行对等关税反应,博弈对双边的经济会形成什么样的直接后果。

一、关税对等博弈对美国的直接极端结果

美国最希望的是,中国继续进口美国的农产品。但中国对美实行对等关税30%,从价格方面看,中国粮食价格水平近两年下降幅度很大,肉奶制品价格也在下跌,特别是粮食国内采购价格甚至低于进口的批发价格。如果对进口加税,外贸企业就不愿意进口,缺口的部分完全可以由加澳新、南美、欧洲、俄罗斯等市场进口替代。2025年中国根本没有必要进口美国的农产品。

美国希望中国进口美国的一般制成品。但是,美国制成品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自己产品的6到7倍,中国的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已经今非昔比,再加中国对美制成品进行30%对等关税反制,美国的制成品在中国市场上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美国新一届政府希望中国更多地从美国进口油气产品。油气供应的国际格局,有中东、俄罗斯、中亚、加拿大、南美和非洲等地区,是一个竞争性供给的市场。而且中国目前也形成了稳定的进口地区格局。美国一方面要加征关税,另一方面还希望中国扩大其进口。如果中国也对从美已经进口和未来拟扩大的油气进口加征30%的关税,美国寄希望于中国扩大对美油气进口的希望,也根本不可能实现。

美国最有比较优势的是高技术产品,也希望芯片这样的制造商回流美国。中国需要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但是,美国限制这些产品向中国出口,还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进行限制。博弈后果:一是中国加速这方面半导体、操作系统、控制系统、网络、无人机、AI等技术的创新、研发、技术产品化和市场化应用加以替代;二是尽可能从其他国家进口;三是等美国芯片等制造业回流发展起来,中国加25%的进口关税。因此,美国可能最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无法在中国这一应用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得到销售。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货轮进入美国港口,还要交纳150万美元入港费等。

概括讲,极端博弈对美的直接后果是:(1)从产品供求和产品成本方面看,美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向中国这一规模最大的需求市场出口的货物。(2)几乎所有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产品都可以找到替代供给,结果是美国向中国出口的1636亿美元货物,也可能最终归零。(3)美国出口失去中国这一世界最大进口市场。

二、关税对等博弈对中国的极端直接结果

首先,出口成本大幅度提高,美国政府从中国对美出口中获取巨额利益。如果2025年对美直接和间接出口贸易量不变,中国向美出口共计需要支付关税11700亿元,需要向美国居民和企业补贴退税3500亿元。共计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税收和补贴两项成本为15200亿元。中国出口美国关税税率提高到30%左右,还要对全球对美出口钢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向美国直接和间接出口税收成本和退税成本构成为:(1)如果按照中国2024年对美出口37354亿元数量不变,按这一税率计算,全部出口需要向美国政府支付关税11209亿元(按人民币计)。(2)美国对从加拿大、墨西哥、韩国和越南等国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中国对向这些国家出口的中间钢铝产品,需要间接向美国支付关税500亿元。(3)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货物退税3464亿元,出口产品的平均退税率为8.5%左右,对居民和企业购买直接从中国进口产品退税补贴为3026亿元,第三方对美出口中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间接退税438亿元。

也就是说,向美国出口退税加上关税,实际从经济成本收益方面讲,对中国是极不合算的贸易。

其次,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中消费品和用于消费品制造的中间品占比可能在80%左右,美国加征关税造成制造业生产更加过剩。由于对美出口的65%左右为民营企业产品,受到最大冲击的是民营企业的产能,其生产能力将进一步过剩。从中国对美国贸易看,直接出口额为37364亿元,通过第三方间接出口到美国的非钢铝和钢铝中间贸易额,分别为8807亿元和2000亿美元。总计涉税贸易额为48172亿元,预计占2025年GDP的3.5%左右。以博弈影响程度高低不同,需要向国内回流并不能被购买的生产能力直接过剩额可能在25000亿元到38500亿元之间(这里先不计算美国关税影响造成相关产业链的过剩)。

再次,将会形成以消费品和生产消费品中间品制造业和投资的转移。美国加征关税的结果,一些受到影响的民营制造业企业,从劳动成本与关税成本方面平衡,或者直接向美国转移,或者向第三方国家转移。如果民营企业将上述因关税博弈造成的过剩制造业产能转移出去,以2010-2018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增加值平均比率计算,2025年存在制造业资金15000亿元、20000亿元和25000亿元外流的压力。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可能从2024年的34%,下降1.5到2.5个百分点。制造业“空心化”的压力也会加大。

专栏之四将讨论“关税对等博弈对中美双方经济的系统性损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